孩子說:“我在自然課上學(xué)到‘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’。真有這樣的地方嗎?想象不出是什么樣子?”那好吧!我就帶你去看看。
我們利用孩子暑假時間從北京來到了四川。一路上,經(jīng)過江油,與李白成為朋友;路過成都,在草堂熟悉了杜甫;來到眉山,我們參訪了三蘇祠,認識了“二十七,始發(fā)奮,讀書籍”的蘇老泉和他兩個優(yōu)秀的兒子。在三江匯流處,我們汗流浹背的攀爬了雄偉的樂山大佛。我告訴孩子:“大佛面向峨眉山……”
當晚,我們夜宿在山腳下的紅珠山賓館,享受了氡溫泉,參觀了蔣介石官邸,在“第一山”廣場欣賞了“秀甲天下”的石刻。
在報國寺孩子發(fā)現(xiàn),“這里怎么有這么多大象的塑像?這里有大象嗎?是動物園嗎?”
“哈哈!這是《西游記》中普賢菩薩居住的地方,普賢菩薩的坐騎就是大象,當然到處都有大象了!”
“那普賢菩薩在哪兒?”
“我們明天登山,一起去找!”
早晨,陽光明媚,我們乘車前行,一路上植被茂密,空氣潤澤。忽而濃云密布,忽而艷陽高照。孩子注意到路邊的交通標志都是猴子形象。比如:“前方學(xué)?!笔呛镒宇I(lǐng)小孩過馬路?!白⒁夥阑稹笔呛镒由泶┫婪?。“減速緩行”是駕駛員猴子齜牙咧嘴的踩剎車!
“真好玩!這里是不是有很多猴子?”孩子樂了。
到了雷洞坪,我們拾級而上,蜿蜒的山路崎嶇難行。忽然,樹影搖曳,一大群猴子在枝杈上彈跳,瞬間來到眼前。它們見到游人的行囊直接就搶,伸手就翻,游人的驚叫聲,猴子的齜牙噓聲溢滿山谷!轉(zhuǎn)瞬,猴子們坐在欄桿上,地上,樹枝上開始大快朵頤:冰激凌、玉米、蛋糕、面包、水果、礦泉水都成了“勝利果實”。孩子感覺好玩,遞給身邊猴子一袋零食,猴子熟練地撕開包裝,仰起頭把糖豆一下倒進嘴里,大口咀嚼。在游人的歡笑聲中,吃飽了的猴群飄然而去。
孩子笑著說,我做了一首詩:
繼續(xù)前行,經(jīng)過接引殿,我們登上了峨眉“金頂”。這里凜冽的山風(fēng)撲面而來,氣溫驟降。幾層樓高的四面十方普賢的“金身”矗立山巔,雖然近在眼前,時而在陽光下金光閃閃,時而在霧靄中隱身不見?!翱彀岩路┥?!”我把自己的外套包在孩子身上?!鞍职挚炜?,遠處下雪了!”我循著孩子手指的方向看到極遠的地方有一片雪白的山巒若隱若現(xiàn)?!柏暩卵┥?!”游人們轟動了,一瞬間,云霧又包圍了我們,只剩游人和身邊高大的普賢……
“真是太神奇了!我們終于見到了普賢菩薩,還看到了雪山!”返程的路上,孩子一直在感嘆!我告訴孩子《西游記》里面的四位菩薩,他們都各自蘊含一種意義:觀音菩薩代表“大悲”,就是說:我們應(yīng)當有一顆理解他人,體諒他人的愛心。因為見到別人遇到困難就會伸出援手,所以觀音菩薩也就有了“千手千眼”的形象。文殊菩薩表示“大智”,就是說:人們應(yīng)當具備廣博的學(xué)識和深刻的思想,這就要求我們努力學(xué)習(xí)科學(xué)文化知識,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。地藏菩薩表示“大愿”,是說人們應(yīng)當有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目標,就比如你課文里說的,有人問:我們讀書是為了什么,有人回答學(xué)習(xí)是為了光耀門楣,只有少年周恩來回答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!”,有高遠的志向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!那么,今天我們見到的普賢菩薩代表什么寓意呢?“大行”!就是行動的力量和實踐的價值!你看,我們來四川這一路上熟悉了你語文書里那么多優(yōu)秀的詩人,遇到和你友好互動的猴群,你自己居然也會寫詩了!我們身體力行的登上“高出五岳”的峨眉“金頂”,真正感受到課本里“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自然奇觀,尤其是親眼目睹了圣潔的貢嘎雪山,眺望了青藏高原,俯瞰了四川盆地,體會到“峨眉山西雪千里,回望成都如井底”的蘇軾詩意。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!這就是行動的力量!實踐的成果!你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!”
“我們老師也說過: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!我們不虛此行!”孩子信心十足。